深圳别墅设计网
Villa Design Drawing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
主题: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龙岗
2003年09月04日 深圳特区报
龙岗的山岗犹如伏卧的巨龙,传说中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尘,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心生留恋而留居,群龙便环绕护卫,化作山岗。
神话传说必伴随着悠久的历史。据市博物馆容达贤副研究馆员介绍: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龙岗先后是越国、楚国的属地;三国时期,经过吴国的拓展开发,龙岗一带人口渐多,日趋兴旺;宋朝末年,龙岗的主人,是现在横岗镇的荷坳乡人;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从梅县、兴宁、五华等地,迁了一些人来龙岗定居,1881年,正式命名龙岗……
为破译龙岗地名密码,我们的记者走访了龙岗十镇的土著居民和深圳市博物馆、市史志办的专家学者……带回了意味深长的地名故事。
平湖对“水”的渴望
平湖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已经有480多年的历史。看到这个名字,记者起初以为这里有很多湖泊,谁知,其实正相反……
平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了平湖的来历:就像过去习俗中,一个人五行缺什么,就在姓名补上个字一样,早期的平湖包括三个村———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巧的是,这三个村的形状都极像动物:伍屋围村的地形,非常像一只螃蟹,大围村极像一只蚌,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村民们认为,螃蟹、蚌、虾都是水生动物,必须有湖泊才能成活,而当时这一带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一无江河,二无湖泊,水资源较为贫乏,出于对水的渴望,人们就将此地称为“平湖”。
布吉客家话的发音
记者在探寻布吉的名称来历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布吉人也说不清楚“布吉”这一名是怎么来的,甚至望文生义地猜测,会不会是一个织布卖布的市场?
后来,记者从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得知,布吉得名,与俗称“布隔”有关。在300多年以前,在现在的铁路西侧,有一个莆隔村,因为客家话中,“莆”与“布”发音相近,到了清朝中期,逐渐被称为“布隔”村。清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在村的南面建起了丰和墟。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设了一个“布吉站”,“布隔”遂就称为“布吉”。
横岗刘伯温认“龙腹”
清朝初期,已经有横岗围村,是新安县县丞属地,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横岗墟建立,因为地形较高,山岗横卧于道,故取名横岗。
记者在横岗走访时,多次听到一个同样的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带兵经过博罗时,曾经认为布吉、横岗、龙岗一带是“龙脉”,而横岗地处龙的中腹部,日后必会出现昌隆。
据这里的老人讲,以前,横岗人的房屋大多数是二进式、三进式的方形围墙结构,纵向式住房,要么没有窗户,要么窗户既小又高,建有天井,屋顶就沿着天井四角倾斜。这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多为客家人的缘故。现在,这样的建筑已经不多了。
坪山原“东头岭山”
坪山原来叫“东头岭山”,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有大批汉人从中原南迁而来,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曾、张、黄、戴四姓的客家人,先后从兴宁、韶关、福建等地迁居龙岗“东头岭山”周围,即今日坪山大万世居、六联村一带。当地地势较为平坦,仅东南部有一个较高的田头山,其余均山丘,较为低矮,故起名“坪山”。
闻名的“大万世居”是坪山人的骄傲,又称“大万围”,它是曾姓客家人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所建,当时五代同堂,是难得一见的、颇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园林式客家民居建筑群,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曾氏《联记家谱》中得知,曾姓客家族人祖籍山东,后迁居江西、广东兴宁、新安黄洞,再到龙岗坪山。
坪地圩地低平
坪地因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是芳草叠翠的川地,而得名。据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在坪地金鱼岭山岗遗址采集到的文物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繁衍,到了南宋末年,为了逃避战乱,大批的中原居民辗转南迁,到了这里,与当地人融合。
坪地年长的居民告诉记者,过去的坪地人住的都是“围笼屋”,外形像个古堡,高墙翘檐,为的是易守难攻,有的四角还设有瞭望放哨的阁楼,抵御入侵。不过,现在坪地的年轻人则跟记者一样,只能在想像中复原“围笼屋”。
南澳蓝色的海湾
“澳”,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南澳因三面环海,海水特别蓝绿,旧称“蓝澳”,又因“蓝澳”地处大鹏半岛的最南部,因此取谐音,易名为“南澳”。在清嘉庆年间,就有南澳村。
这里银滩秀水、奇峰异石比比皆是。风光秀丽处总有传说,南澳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给记者讲述了两则:
“七娘山”在南澳中部,海拔876米,除了七位仙女到此游玩的传说外,还传说:古代一位皇帝带着7位娇娘,被叛军追到山顶,山下有一小船,只可坐7人从海上逃生,美丽而勇敢的七娘子主动留守7座埋藏珍宝的山峰……
南澳还留着“仙人脚印”。“左脚印”在海滩的一块花岗石上,“右脚印”则在西面约2海里的另一块石头上,“脚印”长约21厘米,宽9厘米,深2厘米,小巧玲珑。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云游大鹏湾,吕洞宾和铁拐李以石为棋子对弈,何仙姑不会弈棋,就在旁边仙鹤独立,练起功夫来,因观棋的水族围拥,就行至2海里之外的石头上继续练功,留下这两只脚印。
葵涌生水葵的河汊
葵涌历史悠久,在这里曾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等文物,发现了宋代的墓葬,表明很早就有人在这一带居住、繁衍。在古代,这里河流交织,长满蒲葵,得名“葵涌”。
深圳东部有不少叫“涌”的地名,许多在深圳住了多年的人,都不太明白“涌”是什么。其实,“涌”是东部乡民对入海河段的特有称呼,海水涨潮时,潮水涌入河段,使河段变咸,乡民习惯地称之为“涌”(音“冲”)。
以“涌”为地名的,还有不少。七娘山的南面,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奔涌入海,因东、西侧各有一条,于是两处乡村分别得名“东涌”、“西涌”(均属南澳镇)。
葵涌有个“沙鱼涌”,顾名思义,与鲨鱼有某种联系。原住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因为以前该村落周围经常有大鲨鱼出没,因此得名。
坑梓"老坑"故里
记者听容达贤先生说,坑梓有一著名的黄氏围屋群,分布于坑梓镇的东部和西部。黄氏一世祖于明清之际,由梅县迁居坪山江边村,二世祖于清康熙三十年,携3子迁居到坑梓老坑的祠堂街,三世祖仍住老坑祠堂街,育有9子,后分居草堆岭、对门岭等地。
“坑梓”得名与老坑有关。据坑梓居委会黄先生称,老坑因三面环山,居民住在中间的一个大坑上而得名。相传,坑梓镇城内以及沙梨园一带的村民,就是从老坑村的老祠堂分出的,所以史称“坑子”,意即“老坑村的子孙”,又因“子”与“梓”同音,后人遂改“坑子”为“坑梓”,意寓“老坑”是故里。
坑梓黄氏客家宗族子孙繁衍、后世族众渐多,逐渐形成黄氏围屋群,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围屋现在几乎都没有住人,其中有个叫龙湾世居的,还在不久前申报了省级文物保护项目。
大鹏半岛地名中的硝烟
大鹏半岛像一道屏障扼守在深圳市的东面,与香港咫尺之隔。
这块红土地上曾演义过抗倭———抗英———抗日等历史事件。许多地名成了侵略者侵略中国和大鹏人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历史见证。
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英、日侵略者曾先后占领或部分占领过大鹏半岛。大鹏人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峥嵘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也在地名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难得的见证。
■帝国主义侵略者罪证
英管岭:位于大鹏镇水头村大鹏湾畔,因被英侵略者占领过而得名。
洋寨:位于南澳镇水头沙村附近,因当时英军占领后曾在此建军事设施,后人遂称之为“洋寨”。
打烂洋船:位于大鹏镇岭澳村海边,因侵略者掠夺财富逃跑时,船触礁沉没于此而得名。
杀人桥:大鹏王母村境内。1942年大鹏半岛沦陷,日本侵略者强迫当地百姓运送军用物资,百姓以在此桥头休息与之对抗,日本兵把众多百姓枪杀在桥下。
■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地名
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大鹏镇王母圩东4公里。明洪武27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为抗击倭寇而建。
烟卷仔:位于大鹏镇岭澳村东1.4公里处的海滨。明清时,大鹏人为了抵御侵略者。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墩仔:在大鹏镇王母村和水头村各有一处。明、清时,大鹏人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碉堡山:南澳镇南农村境内。明清时大鹏人在山上建有瞭望、报警用的圆形建筑,酷似碉堡。
扯旗秃:在南澳镇东冲村境内。因明清时乡民在山顶挂一面旗,如有敌情即刻扯下,故名。
老炮台:在大鹏镇岭澳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
龙门:在大鹏镇下沙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的防御设施,就是建于坳口的石门。
大鹏
仙女鹏飞、龙子敖鹏
大鹏镇是传说中大鹏鸟栖息的地方。得名是因为境内的大鹏山(也就是七娘山)。72岁的赖阿婆在大鹏镇生活了一辈子,她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听老辈人说,曾有七位仙女游玩到此,像大鹏一样盘踞在海上……“展翅乘风气,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竟是仙女的化身。
大鹏古城东门外有一驰名中外的大鹏龙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润甘甜,当地居民视为珍宝。上世纪30年代的港澳凉茶档,也以“专卖大鹏龙井水”的招牌招徕生意。
关于龙井,有一个悲壮的传说:明朝鹏城竣工之日,忘谢神恩,玉帝大怒,三年不给鹏城降雨。地裂河干,林枯粮尽,鹏城百姓苦不堪言。第三年的端午节,南海龙王的三太子敖鹏,不顾龙王劝阻,给鹏城降雨,并与玉帝派来的二郎神激战,负伤后滚落鹏城,头朝大海,化作“龙头山”。山脚下,一脉甘泉喷涌而出,就是“龙井水”。
记者在东山寺看到,龙井已经给修葺一新,周围砌上了花岗岩石壁,以一道石槽引水。虽当地的民众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见义勇为的神龙仍旧得到人们尊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福田
●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福田区靠山面海,地势平坦,水陆交通发达,地理环境优美。
这里的地名有“得福于田”的吉祥,有先民开荒拓土的足迹,有海滨沙地的粗犷,有智勇双全的忠义……有历史的味道。
本报记者从深圳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那儿挖掘出福田地名的故事,从下沙等当地老人的口中探询到福田古人的传说。
沙嘴:陈家建“老围”
在海边宽阔的沙地上,自黄氏在下沙建村后,在下沙的东侧又形成了上沙村,后来,一些杂姓的人迁入,在下沙和上沙的外围居住,并向东扩张,在上沙东侧的沙地上,逐渐地,“沙嘴”、“沙尾”依次而建,相对起名。
沙嘴最早由陈姓家族建成。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介绍,明末清初,这个陈姓的家族,从别处迁到沙头,刚来时很穷,清康熙时,陈家在上沙的东侧,修了一个大院,这就是现在的沙嘴。很快地,陈家开始发迹,到康熙二三十年间,就在沙嘴的东侧,依照正规的规划,又建了一个更大的“沙嘴围村”,后来也被称为“沙嘴老围”,围墙的四角建有4个炮楼。直到1996年,人们还可以见到这个典型的广府式围村。
穿过福强路、连接滨河大道与福荣路的沙嘴路,就是以沙嘴村得名。
沙头:沙地上的村落
千百年的时光静静地流过沙地,下沙、上沙、沙嘴、沙尾,从西向东,沿着深圳湾顺次排开。这一带曾经统称为“沙头”,因为临海,清朝时期,还在这里建了沙头关厂、缉私所。上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的封锁线,就是从东面的沙头角一直延伸到这里。现在,记者还不时听到这里的老人家讲“沙头上沙”、“沙头下沙”。
这些地名含“沙”,与地理特征有关。据下沙村老人家讲,由于这里近海,古时候海水把这里冲击成一个很大的沙滩地,这些村子都建在这个沙地上,所以都围绕“沙”来取名。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认同了这样的说法:深圳处于珠江入海口,西江、东江、北江组成了珠江水系,而西江作为珠江水系的主流,经常形成大潮,西江的大水从西边猛冲到珠江河口,经年累月,留下了大片沙滩,在这片沙滩上就形成了沙头等村落,而在珠江口西侧的珠海、澳门地区,则少见沙而多淤泥。
下沙:沙头黄氏寻宗
因为建在沙地上,下沙与其东侧上沙因方位不同各得其名。它是福田沙头的中心村落。
下沙人大多姓黄,世世代代以种田、捕鱼、养蚝为生,南宋时,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的黄氏后人在这里开基建村。下沙的老人告诉记者:相传在1100多年前,和平镇黄氏先祖黄峭山娶了三房太太,生有21子,人丁兴旺虽是好事,但想到历史上皇室、官宦家族中争权夺利的教训,他便与三房太太共同商议,要求各房只留长子在身边,其他儿子到各地创业。
从此,众子领父命外出发展、开枝散叶。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代,峭山公的后裔黄默堂在深圳下沙建村,成为下沙的一世祖。现在,村内还保留着九世祖黄思铭公世祠,它始建于明代,距今也有近500年历史,经历代维修,现存的建筑已经主要是清代的风格,气势壮观、布局严谨,1998年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沙村69岁黄老伯告诉记者,众子临行前,峭山公立下遗训,赠诗一首,让日后黄氏后裔相认时,以诗为证:“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至今,世界各地的黄氏宗亲在相逢的时候,都还能背诵此诗,虽然个别字会有差异,但总体相同,已经成为黄氏寻宗问祖的“密码”。
蔡惠尧先生介绍,清末民初下沙有个叫“黄恭喜”的,结识孙中山后,孙为他改名“黄耀祖”,1900年三洲田起义时曾任中路起义军的先锋官。
福田:
“湖山拥福,田地生辉”
我们已经介绍过,福田村的一个来历,跟沙头黄氏有关。南宋光崇年间(1192年),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块块成格,就取名为“格田”,又因庄稼好似图幅,更名为“幅田”,后又改为“福田”,含“得福于田”之意。
黄西孙从沙头“一路东征”,发展到福田,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中间相隔着很远的距离,正以为此,有历史学家大胆猜测:他们可能在皇岗落过脚,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皇岗,继续向东,到达福田。
福田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是来自宋朝的题词“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今年,以“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为主题的大型城市浮雕,在福田河畔的福田路,破土动工,浮雕长达百米,主面墙高7米、长30米,将艺术地展现深圳的过去和未来。
皇岗:黄家站-庄家围-邓家渡?
皇岗路从中心公园西侧贯穿深圳南北,得名于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皇岗村。村子的背后,有一个山岗,村子就起名“皇岗”。不过,蔡惠尧告诉记者,“皇岗”最早是叫“黄岗”,另外还有资料显示,这里的最早居民祖籍福建。黄岗会不会是沙头黄氏向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不过,这还有待于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后来,皇岗成为庄氏人聚居地。张博士认为,他们可能是明朝时到了这里,靠捕鱼、种田、经营渡口为生。到了清代初年,庄家人发了财,修建了他们的第一座广府式围村,这就是现在的“皇岗老围”,当时皇岗离海很近,村前就是渡口,村民在围村四周挖了水沟,把海水引进来,形成“护城河”,所以又叫“水围”。记者到这里,看到路口的牌子上写的是“水围”,到了老围,又看见门头上的匾额写着:“老围”。
清朝中期,庄家人在吉龙村东北角,修建了另一个更大的围村,叫“中心围”,可惜解放前后被破坏殆尽。张博士3年前在这里实地调查时,一棵大树下围着的一群老人纷纷诉说这些往事。
关于皇岗渡口,还有段想像空间很大的故事。皇岗对面,是深圳河口彼岸的锦田(现属香港),清代人们到锦田,要从位于现在福强路的皇岗渡口摆渡,可是乘渡船的费用,皇岗庄家却一分钱也收不到,全部归锦田的邓家。张博士说,这是在县志里明文记载的,不过后来在实地调查时听皇岗的老人讲,庄家也有船,也摆渡收费,是不是后来庄家夺回了渡口的经营权?不得而知。
八卦岭是牌榜山?
记者一直觉得,“八卦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地名,难道这里曾经布过八卦阵?或者曾经有8个山头有八卦相?
张博士和蔡惠尧先生都说,对于八卦岭,有关的文献记载“为零”,这是一个新的地名。不过,它介于泥岗与笋岗之间的地理位置,给了他们一些启示,他们推测:据历史记载,笋岗的北面有个“牌榜山”,八卦的名字,很可能就源于这座牌榜山的音讹,因为“八卦”与“牌榜”,按照古汉语的发音规则,是同字母(即同声母)、同音,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八卦岭就在牌榜山的山脚下,因此,“八卦”很有可能是“牌榜”的音讹,从而得来的地名。
现在,八卦岭不仅是工业区的名称,还有南北向的八卦路连接笋岗西路和泥岗西路,东西向的则有八卦一路、八卦二路、八卦三路、八卦四路等。
从“上步”走向“福田”
深圳福田区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区。
无论是“福田”还是“上步”,都来自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的村落之名。
上步村,南临深圳河。清《永乐大典》在“广府风俗形势”中说:“水谓之步,当是水津。”另有“江之浒凡舟可系而上下者曰步”的说法。上步村位于深圳河北面500米,是在“津”之上,故名上步。
可见,“步”的含义是水陆码头,它的俗书为“埠”。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原来的“福田”,属于上步管理区,由东头、大门、牛巷、面头、老围、贝底田、祠堂、新村等8个村组成。其名字与开荒造田有关,含意“得福于田”。(小刀)
梅林:上步郑氏杨梅树林
梅林是深圳立村比较早的村落之一,它最初的源头,是来自上步村的郑氏。宋代的中叶。上步的郑氏家族迁徙到黄田,就是现在的深圳机场一带;后来,郑氏后人又从黄田迁到上步;到了明朝的洪治正德年间,再次搬迁,这次的目的地则是梅林(现在的上梅林)。听张博士这样讲述,记者可以推测出,梅林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因当年这里山多林密,长了很多杨梅树,所以得名“梅林”。
在梅林的发展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大型的围村,此围最初叫作“田心围”(不是现在罗湖区靠近深圳北站的田心)。清朝年间,深圳、香港地区的围村普遍流行使用铁门,将杆状铁做成大门的四框,门框内,许多铁环环环相扣。“田心围”也采用了这种流行的大门样式,由于这个缘故,它曾经被叫成“铁门围”。
梅林片区在现在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新开的道路用“梅”字来命名,比如:梅彩路、梅村路、梅华路、梅秀路、梅丽路、梅韵路,当然还有梅林路。
车公庙:车元帅护帝驾
从前的广东、香港一带,建有很多的车公庙。传说,纪念的是车公———车大元帅,此人是宋朝的名将,智勇双全,曾经成功平定过江南之乱,南宋末年,宋帝南下避难,由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了广东深圳一带。车大元帅去世后,后人为表其忠勇,就为他立庙供奉。
还有一种说法是,到了明朝末年,广东一带瘟疫蔓延,不少居民染上恶疾,相传车公在乡民梦中显灵,协助他们消灾解困,令瘟疫尽除。于是,乡民就在车公显灵的地方,建庙供奉。
听到这样的传说,就不奇怪香港沙田车公庙的香火,为什么到现在都非常鼎盛。在深圳福田区,紧邻中心区的西侧,也有一片地方叫“车公庙”,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地铁,贯穿其间,当年香火旺盛的庙宇在哪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
∶妨衷属丘陵地带,山多林密,东有笔架山,西有龙顶山,南有莲花山,北有大脑壳山。有上梅林、下梅林等七个自然村。梅林立村500多年,因盛产杨梅而得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罗湖
本报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今天繁华热闹的罗湖区,在明清时代就已经是深圳地区的商业“墟”了。
本报在“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系列报道的前几期介绍过,罗湖的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罗湖”就来自周围湖塘众多的那座山的名字。
只存青砖的罗湖村
不见青山的罗湖山
罗湖村原位于深圳火车站广场东侧,村民以种菜养鱼为生。据市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容达贤介绍,罗湖村因罗湖山得名。1982年,因建罗湖进出口联检大楼,罗湖山被夷平,大部分泥土用来填罗湖小区。
经过改制和发展,罗湖旧村所在之处,也已被高楼林立的嘉宾路、春风路等取代,不过,现在市博物馆的售票处,就是用罗湖旧村遗留下来的一些青砖修建的。这些青砖产于清代初年,可见罗湖村的历史也较为悠久。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告诉记者,在进行古村普查时,遇到罗湖旧村在改建,博物馆特意从罗湖旧村拉回来两车的青砖,以保留一些罗湖村的历史遗迹,后来,就用这些清代青砖修建了现在的售票处。
“田贝(背)”、“田面”相对论
罗湖区有不少地名都带有“贝”字,如“田贝”、“水贝”、“湖贝”、“黄贝岭”。
听了蔡惠尧先生的解释,记者得知,“贝”是“背”的一种简化写法,“背”是一种方位(后面),与“面”(前面)相对。
所以,“田贝”是指田的后方建村,与“田贝”相对的就是福田区的“田面”,指在田的前方建村。
东门:深圳墟东大门
“东门老街”是深圳的象征,是深圳的根,历史上著名的“深圳墟”,就指的是这里。
为何叫“东门”?有没有“西门”?记者充满了好奇。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说,有一种推测是,深圳墟早期建有围墙,在不同方位开了几个大门,现在所说的东门,可能就是当年墟市的东大门所在,经过多年风雨沧桑,到了民国时期,只有东大门得以残存,解放前后,残存的东门也毁于一旦,而“东门”这一叫法还是流传了下来。
东门有300多年的建墟历史,“东门老街”也并不是一条街,它包含深南东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园路以东、东门中路以西的17.6万平方米范围内17条街道和所有商业设施,“老街”的另一个名字叫“罗湖旧城”。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当时,现在的东门附近,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间建起集市,名为“深圳墟”,最早由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1688年的清康熙《新安县志》中,可以见到对“深圳墟”的最早历史记载。它一直是方圆数十里内名声显赫的重要商业墟市。
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兴旺,形成今天的罗湖旧城。1958年,宝安县人民政府迁来老街,老街成为全县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长期的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使各种商品交易、商业活动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和地点,久而久之,这些固定场所和地点的街巷,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名称:今天的解放路,以前叫“谷行街”,是一条专卖农产品的街巷。“鸭仔街”,从上大街到南庆路,220米长,2米宽,是构成深圳墟的重要街道。还有“民缝街”、“晒布路”等。
现在,老街广场青铜浮雕《老东门墟市图》,生动地再现了清代老街的风貌,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回到300多年前的热闹墟市。
风水“向西”罗湖张氏
是因为这里的房子都是朝西的,所以就叫“向西村”?这是许多人对向西村名的第一感觉。作为“向西张氏”的第28代传人,54岁的张俊其也是这样猜测的。
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解释,房屋向西跟当地人所信的风水有关。
罗湖张氏,是深圳有名的大姓。张俊其向记者展示了1912年所编的《张氏族谱》,记者从中得知,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张爱月,在向西村立围,直到今天;爱月的3个亲兄弟思月、怀月、念月,分别创建了水贝村、湖贝村,他叔叔的儿子,则创建了黄贝岭村。而1912年族谱中所记年纪很小的传人,到现在也都是91岁以上的老人了。
据张博士介绍,黄贝岭村是老张家的“老根”,在清嘉庆之前,罗湖张家与新田府(现位于香港境内)的人有仇,经常发生械斗,即便是其他村的张氏,也被新田府人认为是“黄贝岭张家的”。
蔡屋围:蔡姓人“反客为主”
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地标性建筑地王大厦、深圳书城也在这里。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这里本来没有蔡姓居民,300多年前,原居民都姓陈,清康熙年间,陈氏从松岗沙埔围村,雇了一名姓蔡的青年长工,专门养鸭。蔡姓青年后来成家立室,买田起屋,子孙后代日益增多,而沙埔围村的蔡氏人家也陆续迁居到这里。结果,外来的蔡氏反成了该村的主人,定名为“蔡屋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几户陈氏及其他姓氏人家。
张博士对蔡屋围地区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蔡屋围的一段发展史:
明朝时,“卫所”制度在全国推广,广东最初设立28个卫所,深圳归“南海卫”和另5个卫共同管辖。“南海卫”当时占据“月岗屯”(最早设立的军屯之一,位于今天的蔡屋围地区)。后“月岗屯”划归东莞所,蔡屋围地区真正建立,就是从此开始的。
靠着“跑马占荒”,当时“月岗屯”的范围很大,包括今天的笋岗仓库到深圳河边的很大一片土地,当兵的种地,当军官的收粮。还有村落“老陈家”夹杂在其间。到了明中后期,“月岗屯”逐渐衰败,土地被抢走、瓜分,明朝晚期时,只剩下现在蔡屋围北面的少数地方,有少量残兵留守。
再后来,蔡姓人家到“月岗屯”南部落脚,他们利用“月岗屯”的旧址建村,明末清初,经过较长时期“老陈家”———“月岗屯”———“蔡家围”的并存阶段。逐渐“老陈家”和“月岗屯”都转化为“蔡家围”,这也是蔡屋围的最早叫法。
笋岗:“东莞伯”何氏旧寨
东西向的“笋岗路”,还有“笋岗仓库”,都得名于笋岗村,村民多姓何。深圳地名志中说,此村曾长有既白又大的竹笋。容达贤先生介绍,笋岗在明代以前称为“银岗”。
笋岗村开村立业,与历史上“东莞伯”何真有关,何氏家人于明朝初年迁居笋岗,至今有600多年。据容达贤先生介绍,何真本为元朝官吏,于元末向明朝投降,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被朝廷封为“东莞伯”。看中了此地的风水,何氏后人在这里开荒种地,人丁兴旺.
何真第四世孙在维修老寨时,在寨门的石上刻字“元勋旧址”.晚清时,已经发展成4个村子,并建起深圳中部地区现存最大的围屋———笋岗老围。这座方形的城堡式建筑,围墙高5米、厚1.2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用大型青砖砌筑,城堡内有水井3眼,民居140余间,以3条纵巷、6条横巷间隔,对民俗研究有重要意义。
泥岗:泥土路还是泥山岗?
记者初到深圳时,听到一位在深圳生活多年的老司机说:“泥岗路”的前身,可能是条泥土路。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并不正确,泥岗路得名于其附近的泥岗村,因为村子在铜鼓岭南侧的山脚下,附近多为泥质的山岗……
泥岗村的历史也与何真、笋岗有关。张一兵博士所撰《深圳古代简史》,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受到元朝迫害,何真逃到当时东莞县东部偏僻的泥岗村隐居,在此其间,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归顺明朝,平定、收编多方土豪武装,被明朝封为“东莞伯”,获赐大量良田与银钱。
隐居泥岗村时,何真就看中泥岗村南侧的笋岗,认为那是块“风水宝地”,把自己的母亲叶氏和两个儿子都迁居到笋岗定居(也有种说法是,何真死后,其弟何迪为了逃避蓝玉党的迫害,加上风水原因,带着母亲和何真的子女,在泥岗村和笋岗村之间来回迁徙,最后到笋岗定居)。
解读罗湖路名
仙湖路:因梧桐山西坡的仙湖得名,传说中梧桐山上的仙女,沾花化雨赐福人间,于是形成仙湖。
莲塘路:得名于附近的莲塘村,此村在清乾嘉年间就存在,是一个客家的村落,村前有一个池塘长满莲藕。广东广西两省叫“莲塘”的村子,约有二三百个,这体现了客家移民文化的色彩。
洪湖路:得名于附近的洪湖。这是一个新的地名。根据当时深圳市防洪工程的规划,按照50年内的防洪标准,在24小时内下暴雨450毫米的雨量,为保特区不受洪水的浸淹,因此在市文化宫以北1000米的地方,作一个滞洪区,使布吉河流域47.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的洪水,暂停留在滞洪区内,使其他地区不受灾害,这样的湖就称为“洪湖”。此外还有“洪湖一街”、“洪湖二街”。
罗芳路:因罗芳村得名,据说这里的村民多姓罗、方,历代都去深圳河对岸的香港新界打鼓岭耕种。在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日报称这里为“螺坊”。
笋岗东路:1984年6月建成通车,因笋岗村得名,笋岗立交桥是深圳市的第一座立交桥。以红岭路为界,向西延伸至中心公园北部,称笋岗西路(位于福田区)。
泥岗路:分东西两段,因建在泥岗村南面得名,1984年5月竣工使用。泥岗立交桥为深圳市的第二座立交桥。
船步路:原名“船步头”,从渔民村路口至海关三角地。渔民村的村民大多来自东莞,因生活所迫,他们四处漂流到此定居,以捕鱼、养鱼为生,得名“渔民村”,“船步头”这一路名也就带有浓厚的渔民生活色彩。(一平)
"就近取名"
深圳地名是这样命名的
深圳市地名办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从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深圳建市前好多道路、村落,都有了自己的历史地名,所以,深圳的地名、路名,有很多是随就近村落的历史名称而得来的。
1996年,有关部门曾对深圳地名作过一次普查登记,对众多的历史地名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为路名、大型住宅区等根据历史地名“就近取名”。
一个方法叫“序列命名法”,就是按照序列号,为路排号。如“田贝一路”、“田贝二路”、“田贝三路”、“田贝四路”,“水贝一路”、“水贝二路”等,就是就近以田贝村、水贝村,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命名的。同样,“笋岗路”、“泥岗路”,“笋岗立交”、“泥岗立交”,也是得名于附近的笋岗村、泥岗村。“罗芳路”、“罗芳立交”,则得名于附近的“罗芳村”(以前还叫“螺坊”)。
“层次化”是街巷命名的另一个原则,因为路网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到普通的街、巷,再到小区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道路的命名就要体现出这些层次。序列化、层次化,就体现出命名的规范。比如一条“晒布路”连接着“晒布路一巷”至“晒布路六巷”。
深圳地名有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如1999年有关部门规定,东西向干道一般称“大道”,如“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南北向的则一般称为“路”,如“红岭路”、“新洲路”,以示区别。(刘一平)
本版标题下那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是1927年一位英国人站在香港新界一小山上拍摄的深圳墟及其附近村落全景。上面还有当时标注的英文地名。它是深圳市博物馆刚刚从香港搜集到提供给本报,首次在中国内地发表的。
当我们解读罗湖地名、路名,解读深圳地名、路名时,能感受到一脉相连的深圳本土历史的味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月
本报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无论是他乡还是故乡,明月总是圆的,心境爽朗,月光如水,只要有美景,良辰便不虚度。年轻的深圳,年轻的深圳人,你了解深圳这片土地上“月”的名字、“月”的历史吗?看看我们探访地名的记者在中秋特辑中送来的故事……
月亮湾:
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月亮湾,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名字。南山区有条月亮湾大道,作为南北向主干道,这条近6000米长的大道,沿着前海湾,从南头联检站一直延伸向南,与妈湾大道相接。
在青青世界旁边,有一个小区也叫“月亮湾”,这里有好几路大中巴的起始点站名,也叫“月亮湾”。可是不仅在地图上,就连生活在南山多年的朋友,都没听说过有个海湾叫“月亮湾”的。
好奇的记者来到月亮湾花园管理处,没想到管理处的刘小姐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老同事都知道,小区于1993年开发以前,这里的确是一片港湾。当地老住民称为“月亮湾”,月亮湾大道就是以它命名的。
从1993年起,月亮湾被填平开发,但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月亮湾沉积着深圳的历史。
记者从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南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至少在6000年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这个遗址,就位于南山区月亮湾青青世界下面的荔枝园,占地3.6万平方米,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一批陶片,和一只制作精细的石锛。
思月书院:听听老街的故事在东门老街广场的一角,思月书院古雅地静默。它原先位于南庆街22号,那是老深圳人非常熟悉的古迹。
在老街变迁的过程中,1996年它被拆掉,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随后的老街改造过程中,特意在“老街风貌街区”重建思月书院,占地200多平方米,同时还增加了许多内容,现在,这里成为一间历史博物馆,人们在这里,可以完整地“听听老街的故事”。
听听深圳张氏的历史
其实,思月书院本身就有故事,它原先是历史悠久的“张氏宗祠”,“思月”就是张氏第十三世祖张思月的名字。
深圳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俊其告诉记者,张姓是深圳的大姓,大多集中在罗湖区,其中又以向西、水贝、湖贝、黄贝岭地区最为集中,而这几个村的张氏,都源于一脉,明朝时期的张思月,就是今天水贝张氏的始祖,思月还有3个兄弟,名字也都含“月”,他们是“爱月”、“怀月”、“念月”,分别是向西村、湖贝村张氏的始祖。
听听省港大罢工的历史
南庆街22号的原思月书院(张氏宗祠),还是省港大罢工委员会接待站的旧址。东门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的周主任对记者介绍了这段历史:
1925年6月,香港工人举行大罢工。从19日凌晨起,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香港工人乘火车或步行,离开香港进入深圳,再从深圳乘火车回到广州。
他们到了深圳,都会先来到“香港罢工工人接待站”落个脚。这个接待站,由当时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意派人设立,接待站的地址,就设在深圳墟南庆街22号的思月书院,站长是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的副书记梁桂华,罢工委员会的特派员先后由梁桂华、郑南担任,负责办理招待粮食等事情。另外,深圳还设了“车务科”,专门受理罢工工人的免费车票。
当时,深圳各大小商号以及各乡的农民,也积极置办茶粥,欢迎香港工友,罗湖、南塘、水贝、黄贝岭等处的居民还将自己的房屋腾出来,给工友临时住宿。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香港罢工工人的斗争行动。
想不到吧,一座家族宗祠,也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本报记者刘一平实习生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地名的沿革不是简简单单的约定俗成,从地名的变迁中,我们大体可以把握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在历史上,曾经有那么多的城市,那么多的地名,刚刚在版图上留下一个不显眼的标志,就出人意料地像一颗流星般消逝了。
一块碑碣,一小段文字记载,甚至一两则朴素的传说……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就封存在这些名称的密码中。
地名的滋味
深圳这块热土上的许多地名,那些三三两两简简单单的字……大多数与我们现在的都市生活非常遥远,会让我们偶尔好奇: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它有什么样的来历?藏着什么传说故事?———那些我们每天上下班都要匆匆经过的街区,那些我们每天安居乐业的家园。
地名,是一座城市生命的起点,蕴藏着城市成长的密码,这个起点,与今天的我们之间,隔着早已逝去的模糊的时间。
创新是我们的标志,转眼之间,一切新的、现代的、都市的、潮流的东西,变化着,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时走得太急,隽永的芬芳被囫囵吞下,被走马观花。其实,细细品味,我们熟视无睹的地名原来也那么有滋有味。从中,“新移民”、“新客家”可以发现客家方言的味道;都市人、当代人可以回眸古时农民、渔民、盐民的文化。
从本期起,《发现》周刊将以系列报道的方式,追溯深圳一些地名的起源,破译深圳的姓名密码。从中可以看出,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有着怎样的生存方式,又是与怎样的历史、地理相连。
深圳———
带有移民色彩的“墟”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过繁华市区,“深圳”一名,就来源于它,“圳”是指“田边水沟”,“深圳”就是“深水沟”。
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纂《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在历史上不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为此,由负责当地治安的官富巡检司长官廖膺宠主持,于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此桥以石头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桥”的前身。
“深圳”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是个小“墟”的名字,也是个哨所的名字,那个时候,仅有10名驻兵。
“墟”,本为乡村定期的贸易集市,交易完成后人们就会散去,不过在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内的“墟”已发展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们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虽不大,却比较有名。
其实,“深圳”这一名称,除了带有地理的痕迹外,还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迁,带来的新词汇。
一般而言,移民迁移到新的地方后,常把旧地名搬来使用,借此来表达对根的溯源。通常情况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与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历史上,岭南地区部分客家人是从闽北、浙南迁来的,这些地区常见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个同名的“深圳”,此外还有浙江丽水的癒岸、永康的圳头;江西进贤的温家圳、萍乡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宁的圳源垌;广东大埔的圳头坑、梅县的高圳等。这些地名出现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后,是南下的北方人带来的古汉语,在南方演变成方言后,产生的方言地名。
“宝安宝安,得宝而安”
宝安境内有宝山,“得宝而安”。明朝有书记载:“得其宝者安,凡以康民也。”“宝安”在历史上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这座“宝山”位于现在的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宋朝有书记载:宝安“山有宝,置场煮银,名石瓮场。”所以,此“宝”实为银矿。
“宝安”作为县名,从公元331年的东晋年间算来,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公元331年,东晋设郡,下辖宝安等6县,宝安县范围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深圳地区自从唐朝中期起,归入东莞县管辖,毕竟距离较远,治理鞭长莫及,深圳、香港地区频受倭寇、海盗侵扰,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后,兵灾不断,因此经南头乡绅的提议,在广东海道副使刘稳的支持与筹划下,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的意思。从“得宝为安”到“去危为安”,可见人民的生存环境与理想。
1914年,因全国行政区域整编,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由深圳市直辖。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南山”有南山,海拔336米。山北的山脚下,村前是大海,村后是稻田,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南山区因大小南山得名,带着幽远的意境,总使人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名诗。
不过,历史上的这片区域,并不是遗世独立的,尤其它的前身“南头”,作为深圳市古代文明的中心,经历了太多的战火。
在东晋南朝时期,南头就是粤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宋以来,商业开始繁盛,大型远洋船舶要进出广州,必须绕行大屿山经南头、虎门才能进入珠江,因此,南头就成为广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可见南头当时的重要地位,颇有“好望角”的味道。
明朝初年,这里加强了海防,并筑城驻军。公元1565年,面对日益严重的倭寇、海盗骚扰,广东设立了6个水寨,水师总部设在南头水寨。为了预报敌情,在赤湾小南山顶上修建了烟墩(又称烽堠),作为南头水寨的耳目,遇有敌情,白天用烟、夜晚用火进行报警。南山烟墩遗址至今尚存。
“得福于田”的虔诚
福田区,因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的福田村而得名。
“福田”这一名称的来历,与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有关,公元1192年的南宋年间,黄金堂的第四个儿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田地块块成格,取名为“格田”,后来看到庄稼颜色碧绿,好似幅幅图画,心里非常高兴,又将“格田”更名为“幅田”,因“幅”与“福”同音,再改名为福田———“得福于田”。这两个字透出了从事农业的深圳先民的性格与美好愿望。
福田区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区,现在仍有路名“上步”。“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区、下步庙),许多初来深圳的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笑上半天:“这好像是骑在老虎背上嘛!”
“步”,俗称“埠”,是指“水陆码头”,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加上村落位于深圳河的北面,是在“河之上”,故名“上步”。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古越语中罗湖山
今天繁华热闹的罗湖区,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
深圳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对记者介绍,罗湖村的“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如“罗浮山”一名,就见于广东的博罗、电白、兴宁、平远以及广西的钦州、防城等地。所以,可以推断,深圳的“罗湖”就是山名,加上地势低,周围湖塘众多,得名“罗湖村”。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罗湖山被夷平,山土被用来垫高罗湖低地,据说,这使当时罗湖低地的地面增高了1米!
龙凤呈祥的美丽传说
龙岗有龙,也有仙女。
关于龙岗,还有一段美丽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的仙女下凡后,到了这里,而天上群龙“怜香惜玉”,终日环绕在她的周围,保护佳人的安危,矢志不改,最后终于变成脉脉山岗。
传说归传说,不过,这里山岗的形状,倒真的极像巨龙伏卧,“龙岗”一名也是因此得来的。西边的东莞,有一地名“凤岗”,与龙岗遥相呼应,颇有龙凤呈祥的寓意。
公元331年,东晋设立东官郡,龙岗属于宝安县辖地;民国时,龙岗变成惠阳县辖地;1958年11月又归为宝安县管辖;1986年改称龙岗镇,1993年1月1日,改为龙岗区。
大鹏古民煮“海”为盐
“盐田”是从行业经济演化出来的地名。盐田区的名称,得于深圳东部沿海旧有的盐田村。深圳位于南海之滨,先民“靠海吃海”,在宽广的海边开辟盐田,以煮盐为生。
古代深圳居民制作“熟盐”,需用海卤,海卤的常用制法是这样的:
先在海边沙滩上挖一个深坑,坑底及四壁铺设“特制”土砖———一种掺进草秆、经牛脚踩而成的“筋韧熟泥”,砖缝填实,以防泄漏,将竹木横架在坑口,上铺苇席,然后将盐田内浸渍海水后经日晒泛出盐霜的表层沙子扫拢起来,堆于坑口苇席上,用海水浇淋,滤入坑内富含盐分的卤水便可用于煮盐。真是“谁知盘中盐,粒粒皆辛苦”。
古代的深圳,就以盐产著称,早在汉代,这里的盐业生产就被纳入国家管理。宋、元时期,盐业生产达到了高峰,官收盐利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的财政来源,以至当时有人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业在深圳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盐民的辛勤劳动为官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盐民的生活却异常困苦。官府的暴利盘剥和压榨激起了盐民的反抗,煮、贩私盐的现象日益增多,社会矛盾由此激化。南宋年间,因政府查禁盐民煮、贩私盐,就引发了一场较大规模的盐民武装暴动,以高登为首的盐民一度击退官军,并乘胜进攻广州,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大鹏所城
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有一座筑于明代的“大鹏所城”。这也是深圳简称“鹏城”的由来。
明初广东沿海倭患成灾,太祖朱元璋遂下令开筑“大鹏千户守御所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在大鹏半岛埋下第一块砖头,不多久,一座固若金汤的大鹏城出现在大鹏岭下。
当时,大鹏城内有上千名驻军在开发海疆、屯田卫国。还开辟了东西两个演武城,俗称东西教场。
“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在康熙年间靳文谟编撰的《新安县志》中这样得意地记载着。作为明清两代岭南海防军事的要塞,大鹏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它抵御倭寇,抗击葡萄牙殖民者,备战两次鸦片战争,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
岁月悠悠,就在大鹏所城逐渐废圮的地方,鹏城深圳奇迹般地出现了……(小文)
主题: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龙岗
2003年09月04日 深圳特区报
龙岗的山岗犹如伏卧的巨龙,传说中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尘,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心生留恋而留居,群龙便环绕护卫,化作山岗。
神话传说必伴随着悠久的历史。据市博物馆容达贤副研究馆员介绍: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龙岗先后是越国、楚国的属地;三国时期,经过吴国的拓展开发,龙岗一带人口渐多,日趋兴旺;宋朝末年,龙岗的主人,是现在横岗镇的荷坳乡人;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从梅县、兴宁、五华等地,迁了一些人来龙岗定居,1881年,正式命名龙岗……
为破译龙岗地名密码,我们的记者走访了龙岗十镇的土著居民和深圳市博物馆、市史志办的专家学者……带回了意味深长的地名故事。
平湖对“水”的渴望
平湖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已经有480多年的历史。看到这个名字,记者起初以为这里有很多湖泊,谁知,其实正相反……
平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了平湖的来历:就像过去习俗中,一个人五行缺什么,就在姓名补上个字一样,早期的平湖包括三个村———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巧的是,这三个村的形状都极像动物:伍屋围村的地形,非常像一只螃蟹,大围村极像一只蚌,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村民们认为,螃蟹、蚌、虾都是水生动物,必须有湖泊才能成活,而当时这一带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一无江河,二无湖泊,水资源较为贫乏,出于对水的渴望,人们就将此地称为“平湖”。
布吉客家话的发音
记者在探寻布吉的名称来历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布吉人也说不清楚“布吉”这一名是怎么来的,甚至望文生义地猜测,会不会是一个织布卖布的市场?
后来,记者从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得知,布吉得名,与俗称“布隔”有关。在300多年以前,在现在的铁路西侧,有一个莆隔村,因为客家话中,“莆”与“布”发音相近,到了清朝中期,逐渐被称为“布隔”村。清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在村的南面建起了丰和墟。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设了一个“布吉站”,“布隔”遂就称为“布吉”。
横岗刘伯温认“龙腹”
清朝初期,已经有横岗围村,是新安县县丞属地,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横岗墟建立,因为地形较高,山岗横卧于道,故取名横岗。
记者在横岗走访时,多次听到一个同样的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带兵经过博罗时,曾经认为布吉、横岗、龙岗一带是“龙脉”,而横岗地处龙的中腹部,日后必会出现昌隆。
据这里的老人讲,以前,横岗人的房屋大多数是二进式、三进式的方形围墙结构,纵向式住房,要么没有窗户,要么窗户既小又高,建有天井,屋顶就沿着天井四角倾斜。这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多为客家人的缘故。现在,这样的建筑已经不多了。
坪山原“东头岭山”
坪山原来叫“东头岭山”,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有大批汉人从中原南迁而来,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曾、张、黄、戴四姓的客家人,先后从兴宁、韶关、福建等地迁居龙岗“东头岭山”周围,即今日坪山大万世居、六联村一带。当地地势较为平坦,仅东南部有一个较高的田头山,其余均山丘,较为低矮,故起名“坪山”。
闻名的“大万世居”是坪山人的骄傲,又称“大万围”,它是曾姓客家人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所建,当时五代同堂,是难得一见的、颇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园林式客家民居建筑群,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曾氏《联记家谱》中得知,曾姓客家族人祖籍山东,后迁居江西、广东兴宁、新安黄洞,再到龙岗坪山。
坪地圩地低平
坪地因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是芳草叠翠的川地,而得名。据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在坪地金鱼岭山岗遗址采集到的文物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繁衍,到了南宋末年,为了逃避战乱,大批的中原居民辗转南迁,到了这里,与当地人融合。
坪地年长的居民告诉记者,过去的坪地人住的都是“围笼屋”,外形像个古堡,高墙翘檐,为的是易守难攻,有的四角还设有瞭望放哨的阁楼,抵御入侵。不过,现在坪地的年轻人则跟记者一样,只能在想像中复原“围笼屋”。
南澳蓝色的海湾
“澳”,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南澳因三面环海,海水特别蓝绿,旧称“蓝澳”,又因“蓝澳”地处大鹏半岛的最南部,因此取谐音,易名为“南澳”。在清嘉庆年间,就有南澳村。
这里银滩秀水、奇峰异石比比皆是。风光秀丽处总有传说,南澳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给记者讲述了两则:
“七娘山”在南澳中部,海拔876米,除了七位仙女到此游玩的传说外,还传说:古代一位皇帝带着7位娇娘,被叛军追到山顶,山下有一小船,只可坐7人从海上逃生,美丽而勇敢的七娘子主动留守7座埋藏珍宝的山峰……
南澳还留着“仙人脚印”。“左脚印”在海滩的一块花岗石上,“右脚印”则在西面约2海里的另一块石头上,“脚印”长约21厘米,宽9厘米,深2厘米,小巧玲珑。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云游大鹏湾,吕洞宾和铁拐李以石为棋子对弈,何仙姑不会弈棋,就在旁边仙鹤独立,练起功夫来,因观棋的水族围拥,就行至2海里之外的石头上继续练功,留下这两只脚印。
葵涌生水葵的河汊
葵涌历史悠久,在这里曾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等文物,发现了宋代的墓葬,表明很早就有人在这一带居住、繁衍。在古代,这里河流交织,长满蒲葵,得名“葵涌”。
深圳东部有不少叫“涌”的地名,许多在深圳住了多年的人,都不太明白“涌”是什么。其实,“涌”是东部乡民对入海河段的特有称呼,海水涨潮时,潮水涌入河段,使河段变咸,乡民习惯地称之为“涌”(音“冲”)。
以“涌”为地名的,还有不少。七娘山的南面,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奔涌入海,因东、西侧各有一条,于是两处乡村分别得名“东涌”、“西涌”(均属南澳镇)。
葵涌有个“沙鱼涌”,顾名思义,与鲨鱼有某种联系。原住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因为以前该村落周围经常有大鲨鱼出没,因此得名。
坑梓"老坑"故里
记者听容达贤先生说,坑梓有一著名的黄氏围屋群,分布于坑梓镇的东部和西部。黄氏一世祖于明清之际,由梅县迁居坪山江边村,二世祖于清康熙三十年,携3子迁居到坑梓老坑的祠堂街,三世祖仍住老坑祠堂街,育有9子,后分居草堆岭、对门岭等地。
“坑梓”得名与老坑有关。据坑梓居委会黄先生称,老坑因三面环山,居民住在中间的一个大坑上而得名。相传,坑梓镇城内以及沙梨园一带的村民,就是从老坑村的老祠堂分出的,所以史称“坑子”,意即“老坑村的子孙”,又因“子”与“梓”同音,后人遂改“坑子”为“坑梓”,意寓“老坑”是故里。
坑梓黄氏客家宗族子孙繁衍、后世族众渐多,逐渐形成黄氏围屋群,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围屋现在几乎都没有住人,其中有个叫龙湾世居的,还在不久前申报了省级文物保护项目。
大鹏半岛地名中的硝烟
大鹏半岛像一道屏障扼守在深圳市的东面,与香港咫尺之隔。
这块红土地上曾演义过抗倭———抗英———抗日等历史事件。许多地名成了侵略者侵略中国和大鹏人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历史见证。
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英、日侵略者曾先后占领或部分占领过大鹏半岛。大鹏人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峥嵘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也在地名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难得的见证。
■帝国主义侵略者罪证
英管岭:位于大鹏镇水头村大鹏湾畔,因被英侵略者占领过而得名。
洋寨:位于南澳镇水头沙村附近,因当时英军占领后曾在此建军事设施,后人遂称之为“洋寨”。
打烂洋船:位于大鹏镇岭澳村海边,因侵略者掠夺财富逃跑时,船触礁沉没于此而得名。
杀人桥:大鹏王母村境内。1942年大鹏半岛沦陷,日本侵略者强迫当地百姓运送军用物资,百姓以在此桥头休息与之对抗,日本兵把众多百姓枪杀在桥下。
■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地名
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大鹏镇王母圩东4公里。明洪武27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为抗击倭寇而建。
烟卷仔:位于大鹏镇岭澳村东1.4公里处的海滨。明清时,大鹏人为了抵御侵略者。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墩仔:在大鹏镇王母村和水头村各有一处。明、清时,大鹏人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碉堡山:南澳镇南农村境内。明清时大鹏人在山上建有瞭望、报警用的圆形建筑,酷似碉堡。
扯旗秃:在南澳镇东冲村境内。因明清时乡民在山顶挂一面旗,如有敌情即刻扯下,故名。
老炮台:在大鹏镇岭澳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
龙门:在大鹏镇下沙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的防御设施,就是建于坳口的石门。
大鹏
仙女鹏飞、龙子敖鹏
大鹏镇是传说中大鹏鸟栖息的地方。得名是因为境内的大鹏山(也就是七娘山)。72岁的赖阿婆在大鹏镇生活了一辈子,她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听老辈人说,曾有七位仙女游玩到此,像大鹏一样盘踞在海上……“展翅乘风气,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竟是仙女的化身。
大鹏古城东门外有一驰名中外的大鹏龙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润甘甜,当地居民视为珍宝。上世纪30年代的港澳凉茶档,也以“专卖大鹏龙井水”的招牌招徕生意。
关于龙井,有一个悲壮的传说:明朝鹏城竣工之日,忘谢神恩,玉帝大怒,三年不给鹏城降雨。地裂河干,林枯粮尽,鹏城百姓苦不堪言。第三年的端午节,南海龙王的三太子敖鹏,不顾龙王劝阻,给鹏城降雨,并与玉帝派来的二郎神激战,负伤后滚落鹏城,头朝大海,化作“龙头山”。山脚下,一脉甘泉喷涌而出,就是“龙井水”。
记者在东山寺看到,龙井已经给修葺一新,周围砌上了花岗岩石壁,以一道石槽引水。虽当地的民众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见义勇为的神龙仍旧得到人们尊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福田
●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福田区靠山面海,地势平坦,水陆交通发达,地理环境优美。
这里的地名有“得福于田”的吉祥,有先民开荒拓土的足迹,有海滨沙地的粗犷,有智勇双全的忠义……有历史的味道。
本报记者从深圳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那儿挖掘出福田地名的故事,从下沙等当地老人的口中探询到福田古人的传说。
沙嘴:陈家建“老围”
在海边宽阔的沙地上,自黄氏在下沙建村后,在下沙的东侧又形成了上沙村,后来,一些杂姓的人迁入,在下沙和上沙的外围居住,并向东扩张,在上沙东侧的沙地上,逐渐地,“沙嘴”、“沙尾”依次而建,相对起名。
沙嘴最早由陈姓家族建成。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介绍,明末清初,这个陈姓的家族,从别处迁到沙头,刚来时很穷,清康熙时,陈家在上沙的东侧,修了一个大院,这就是现在的沙嘴。很快地,陈家开始发迹,到康熙二三十年间,就在沙嘴的东侧,依照正规的规划,又建了一个更大的“沙嘴围村”,后来也被称为“沙嘴老围”,围墙的四角建有4个炮楼。直到1996年,人们还可以见到这个典型的广府式围村。
穿过福强路、连接滨河大道与福荣路的沙嘴路,就是以沙嘴村得名。
沙头:沙地上的村落
千百年的时光静静地流过沙地,下沙、上沙、沙嘴、沙尾,从西向东,沿着深圳湾顺次排开。这一带曾经统称为“沙头”,因为临海,清朝时期,还在这里建了沙头关厂、缉私所。上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的封锁线,就是从东面的沙头角一直延伸到这里。现在,记者还不时听到这里的老人家讲“沙头上沙”、“沙头下沙”。
这些地名含“沙”,与地理特征有关。据下沙村老人家讲,由于这里近海,古时候海水把这里冲击成一个很大的沙滩地,这些村子都建在这个沙地上,所以都围绕“沙”来取名。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认同了这样的说法:深圳处于珠江入海口,西江、东江、北江组成了珠江水系,而西江作为珠江水系的主流,经常形成大潮,西江的大水从西边猛冲到珠江河口,经年累月,留下了大片沙滩,在这片沙滩上就形成了沙头等村落,而在珠江口西侧的珠海、澳门地区,则少见沙而多淤泥。
下沙:沙头黄氏寻宗
因为建在沙地上,下沙与其东侧上沙因方位不同各得其名。它是福田沙头的中心村落。
下沙人大多姓黄,世世代代以种田、捕鱼、养蚝为生,南宋时,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的黄氏后人在这里开基建村。下沙的老人告诉记者:相传在1100多年前,和平镇黄氏先祖黄峭山娶了三房太太,生有21子,人丁兴旺虽是好事,但想到历史上皇室、官宦家族中争权夺利的教训,他便与三房太太共同商议,要求各房只留长子在身边,其他儿子到各地创业。
从此,众子领父命外出发展、开枝散叶。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代,峭山公的后裔黄默堂在深圳下沙建村,成为下沙的一世祖。现在,村内还保留着九世祖黄思铭公世祠,它始建于明代,距今也有近500年历史,经历代维修,现存的建筑已经主要是清代的风格,气势壮观、布局严谨,1998年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沙村69岁黄老伯告诉记者,众子临行前,峭山公立下遗训,赠诗一首,让日后黄氏后裔相认时,以诗为证:“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至今,世界各地的黄氏宗亲在相逢的时候,都还能背诵此诗,虽然个别字会有差异,但总体相同,已经成为黄氏寻宗问祖的“密码”。
蔡惠尧先生介绍,清末民初下沙有个叫“黄恭喜”的,结识孙中山后,孙为他改名“黄耀祖”,1900年三洲田起义时曾任中路起义军的先锋官。
福田:
“湖山拥福,田地生辉”
我们已经介绍过,福田村的一个来历,跟沙头黄氏有关。南宋光崇年间(1192年),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块块成格,就取名为“格田”,又因庄稼好似图幅,更名为“幅田”,后又改为“福田”,含“得福于田”之意。
黄西孙从沙头“一路东征”,发展到福田,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中间相隔着很远的距离,正以为此,有历史学家大胆猜测:他们可能在皇岗落过脚,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皇岗,继续向东,到达福田。
福田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是来自宋朝的题词“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今年,以“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为主题的大型城市浮雕,在福田河畔的福田路,破土动工,浮雕长达百米,主面墙高7米、长30米,将艺术地展现深圳的过去和未来。
皇岗:黄家站-庄家围-邓家渡?
皇岗路从中心公园西侧贯穿深圳南北,得名于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皇岗村。村子的背后,有一个山岗,村子就起名“皇岗”。不过,蔡惠尧告诉记者,“皇岗”最早是叫“黄岗”,另外还有资料显示,这里的最早居民祖籍福建。黄岗会不会是沙头黄氏向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不过,这还有待于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后来,皇岗成为庄氏人聚居地。张博士认为,他们可能是明朝时到了这里,靠捕鱼、种田、经营渡口为生。到了清代初年,庄家人发了财,修建了他们的第一座广府式围村,这就是现在的“皇岗老围”,当时皇岗离海很近,村前就是渡口,村民在围村四周挖了水沟,把海水引进来,形成“护城河”,所以又叫“水围”。记者到这里,看到路口的牌子上写的是“水围”,到了老围,又看见门头上的匾额写着:“老围”。
清朝中期,庄家人在吉龙村东北角,修建了另一个更大的围村,叫“中心围”,可惜解放前后被破坏殆尽。张博士3年前在这里实地调查时,一棵大树下围着的一群老人纷纷诉说这些往事。
关于皇岗渡口,还有段想像空间很大的故事。皇岗对面,是深圳河口彼岸的锦田(现属香港),清代人们到锦田,要从位于现在福强路的皇岗渡口摆渡,可是乘渡船的费用,皇岗庄家却一分钱也收不到,全部归锦田的邓家。张博士说,这是在县志里明文记载的,不过后来在实地调查时听皇岗的老人讲,庄家也有船,也摆渡收费,是不是后来庄家夺回了渡口的经营权?不得而知。
八卦岭是牌榜山?
记者一直觉得,“八卦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地名,难道这里曾经布过八卦阵?或者曾经有8个山头有八卦相?
张博士和蔡惠尧先生都说,对于八卦岭,有关的文献记载“为零”,这是一个新的地名。不过,它介于泥岗与笋岗之间的地理位置,给了他们一些启示,他们推测:据历史记载,笋岗的北面有个“牌榜山”,八卦的名字,很可能就源于这座牌榜山的音讹,因为“八卦”与“牌榜”,按照古汉语的发音规则,是同字母(即同声母)、同音,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八卦岭就在牌榜山的山脚下,因此,“八卦”很有可能是“牌榜”的音讹,从而得来的地名。
现在,八卦岭不仅是工业区的名称,还有南北向的八卦路连接笋岗西路和泥岗西路,东西向的则有八卦一路、八卦二路、八卦三路、八卦四路等。
从“上步”走向“福田”
深圳福田区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区。
无论是“福田”还是“上步”,都来自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的村落之名。
上步村,南临深圳河。清《永乐大典》在“广府风俗形势”中说:“水谓之步,当是水津。”另有“江之浒凡舟可系而上下者曰步”的说法。上步村位于深圳河北面500米,是在“津”之上,故名上步。
可见,“步”的含义是水陆码头,它的俗书为“埠”。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原来的“福田”,属于上步管理区,由东头、大门、牛巷、面头、老围、贝底田、祠堂、新村等8个村组成。其名字与开荒造田有关,含意“得福于田”。(小刀)
梅林:上步郑氏杨梅树林
梅林是深圳立村比较早的村落之一,它最初的源头,是来自上步村的郑氏。宋代的中叶。上步的郑氏家族迁徙到黄田,就是现在的深圳机场一带;后来,郑氏后人又从黄田迁到上步;到了明朝的洪治正德年间,再次搬迁,这次的目的地则是梅林(现在的上梅林)。听张博士这样讲述,记者可以推测出,梅林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因当年这里山多林密,长了很多杨梅树,所以得名“梅林”。
在梅林的发展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大型的围村,此围最初叫作“田心围”(不是现在罗湖区靠近深圳北站的田心)。清朝年间,深圳、香港地区的围村普遍流行使用铁门,将杆状铁做成大门的四框,门框内,许多铁环环环相扣。“田心围”也采用了这种流行的大门样式,由于这个缘故,它曾经被叫成“铁门围”。
梅林片区在现在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新开的道路用“梅”字来命名,比如:梅彩路、梅村路、梅华路、梅秀路、梅丽路、梅韵路,当然还有梅林路。
车公庙:车元帅护帝驾
从前的广东、香港一带,建有很多的车公庙。传说,纪念的是车公———车大元帅,此人是宋朝的名将,智勇双全,曾经成功平定过江南之乱,南宋末年,宋帝南下避难,由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了广东深圳一带。车大元帅去世后,后人为表其忠勇,就为他立庙供奉。
还有一种说法是,到了明朝末年,广东一带瘟疫蔓延,不少居民染上恶疾,相传车公在乡民梦中显灵,协助他们消灾解困,令瘟疫尽除。于是,乡民就在车公显灵的地方,建庙供奉。
听到这样的传说,就不奇怪香港沙田车公庙的香火,为什么到现在都非常鼎盛。在深圳福田区,紧邻中心区的西侧,也有一片地方叫“车公庙”,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地铁,贯穿其间,当年香火旺盛的庙宇在哪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
∶妨衷属丘陵地带,山多林密,东有笔架山,西有龙顶山,南有莲花山,北有大脑壳山。有上梅林、下梅林等七个自然村。梅林立村500多年,因盛产杨梅而得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罗湖
本报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今天繁华热闹的罗湖区,在明清时代就已经是深圳地区的商业“墟”了。
本报在“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系列报道的前几期介绍过,罗湖的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罗湖”就来自周围湖塘众多的那座山的名字。
只存青砖的罗湖村
不见青山的罗湖山
罗湖村原位于深圳火车站广场东侧,村民以种菜养鱼为生。据市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容达贤介绍,罗湖村因罗湖山得名。1982年,因建罗湖进出口联检大楼,罗湖山被夷平,大部分泥土用来填罗湖小区。
经过改制和发展,罗湖旧村所在之处,也已被高楼林立的嘉宾路、春风路等取代,不过,现在市博物馆的售票处,就是用罗湖旧村遗留下来的一些青砖修建的。这些青砖产于清代初年,可见罗湖村的历史也较为悠久。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告诉记者,在进行古村普查时,遇到罗湖旧村在改建,博物馆特意从罗湖旧村拉回来两车的青砖,以保留一些罗湖村的历史遗迹,后来,就用这些清代青砖修建了现在的售票处。
“田贝(背)”、“田面”相对论
罗湖区有不少地名都带有“贝”字,如“田贝”、“水贝”、“湖贝”、“黄贝岭”。
听了蔡惠尧先生的解释,记者得知,“贝”是“背”的一种简化写法,“背”是一种方位(后面),与“面”(前面)相对。
所以,“田贝”是指田的后方建村,与“田贝”相对的就是福田区的“田面”,指在田的前方建村。
东门:深圳墟东大门
“东门老街”是深圳的象征,是深圳的根,历史上著名的“深圳墟”,就指的是这里。
为何叫“东门”?有没有“西门”?记者充满了好奇。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说,有一种推测是,深圳墟早期建有围墙,在不同方位开了几个大门,现在所说的东门,可能就是当年墟市的东大门所在,经过多年风雨沧桑,到了民国时期,只有东大门得以残存,解放前后,残存的东门也毁于一旦,而“东门”这一叫法还是流传了下来。
东门有300多年的建墟历史,“东门老街”也并不是一条街,它包含深南东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园路以东、东门中路以西的17.6万平方米范围内17条街道和所有商业设施,“老街”的另一个名字叫“罗湖旧城”。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当时,现在的东门附近,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间建起集市,名为“深圳墟”,最早由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1688年的清康熙《新安县志》中,可以见到对“深圳墟”的最早历史记载。它一直是方圆数十里内名声显赫的重要商业墟市。
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兴旺,形成今天的罗湖旧城。1958年,宝安县人民政府迁来老街,老街成为全县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长期的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使各种商品交易、商业活动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和地点,久而久之,这些固定场所和地点的街巷,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名称:今天的解放路,以前叫“谷行街”,是一条专卖农产品的街巷。“鸭仔街”,从上大街到南庆路,220米长,2米宽,是构成深圳墟的重要街道。还有“民缝街”、“晒布路”等。
现在,老街广场青铜浮雕《老东门墟市图》,生动地再现了清代老街的风貌,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回到300多年前的热闹墟市。
风水“向西”罗湖张氏
是因为这里的房子都是朝西的,所以就叫“向西村”?这是许多人对向西村名的第一感觉。作为“向西张氏”的第28代传人,54岁的张俊其也是这样猜测的。
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解释,房屋向西跟当地人所信的风水有关。
罗湖张氏,是深圳有名的大姓。张俊其向记者展示了1912年所编的《张氏族谱》,记者从中得知,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张爱月,在向西村立围,直到今天;爱月的3个亲兄弟思月、怀月、念月,分别创建了水贝村、湖贝村,他叔叔的儿子,则创建了黄贝岭村。而1912年族谱中所记年纪很小的传人,到现在也都是91岁以上的老人了。
据张博士介绍,黄贝岭村是老张家的“老根”,在清嘉庆之前,罗湖张家与新田府(现位于香港境内)的人有仇,经常发生械斗,即便是其他村的张氏,也被新田府人认为是“黄贝岭张家的”。
蔡屋围:蔡姓人“反客为主”
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地标性建筑地王大厦、深圳书城也在这里。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这里本来没有蔡姓居民,300多年前,原居民都姓陈,清康熙年间,陈氏从松岗沙埔围村,雇了一名姓蔡的青年长工,专门养鸭。蔡姓青年后来成家立室,买田起屋,子孙后代日益增多,而沙埔围村的蔡氏人家也陆续迁居到这里。结果,外来的蔡氏反成了该村的主人,定名为“蔡屋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几户陈氏及其他姓氏人家。
张博士对蔡屋围地区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蔡屋围的一段发展史:
明朝时,“卫所”制度在全国推广,广东最初设立28个卫所,深圳归“南海卫”和另5个卫共同管辖。“南海卫”当时占据“月岗屯”(最早设立的军屯之一,位于今天的蔡屋围地区)。后“月岗屯”划归东莞所,蔡屋围地区真正建立,就是从此开始的。
靠着“跑马占荒”,当时“月岗屯”的范围很大,包括今天的笋岗仓库到深圳河边的很大一片土地,当兵的种地,当军官的收粮。还有村落“老陈家”夹杂在其间。到了明中后期,“月岗屯”逐渐衰败,土地被抢走、瓜分,明朝晚期时,只剩下现在蔡屋围北面的少数地方,有少量残兵留守。
再后来,蔡姓人家到“月岗屯”南部落脚,他们利用“月岗屯”的旧址建村,明末清初,经过较长时期“老陈家”———“月岗屯”———“蔡家围”的并存阶段。逐渐“老陈家”和“月岗屯”都转化为“蔡家围”,这也是蔡屋围的最早叫法。
笋岗:“东莞伯”何氏旧寨
东西向的“笋岗路”,还有“笋岗仓库”,都得名于笋岗村,村民多姓何。深圳地名志中说,此村曾长有既白又大的竹笋。容达贤先生介绍,笋岗在明代以前称为“银岗”。
笋岗村开村立业,与历史上“东莞伯”何真有关,何氏家人于明朝初年迁居笋岗,至今有600多年。据容达贤先生介绍,何真本为元朝官吏,于元末向明朝投降,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被朝廷封为“东莞伯”。看中了此地的风水,何氏后人在这里开荒种地,人丁兴旺.
何真第四世孙在维修老寨时,在寨门的石上刻字“元勋旧址”.晚清时,已经发展成4个村子,并建起深圳中部地区现存最大的围屋———笋岗老围。这座方形的城堡式建筑,围墙高5米、厚1.2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用大型青砖砌筑,城堡内有水井3眼,民居140余间,以3条纵巷、6条横巷间隔,对民俗研究有重要意义。
泥岗:泥土路还是泥山岗?
记者初到深圳时,听到一位在深圳生活多年的老司机说:“泥岗路”的前身,可能是条泥土路。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并不正确,泥岗路得名于其附近的泥岗村,因为村子在铜鼓岭南侧的山脚下,附近多为泥质的山岗……
泥岗村的历史也与何真、笋岗有关。张一兵博士所撰《深圳古代简史》,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受到元朝迫害,何真逃到当时东莞县东部偏僻的泥岗村隐居,在此其间,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归顺明朝,平定、收编多方土豪武装,被明朝封为“东莞伯”,获赐大量良田与银钱。
隐居泥岗村时,何真就看中泥岗村南侧的笋岗,认为那是块“风水宝地”,把自己的母亲叶氏和两个儿子都迁居到笋岗定居(也有种说法是,何真死后,其弟何迪为了逃避蓝玉党的迫害,加上风水原因,带着母亲和何真的子女,在泥岗村和笋岗村之间来回迁徙,最后到笋岗定居)。
解读罗湖路名
仙湖路:因梧桐山西坡的仙湖得名,传说中梧桐山上的仙女,沾花化雨赐福人间,于是形成仙湖。
莲塘路:得名于附近的莲塘村,此村在清乾嘉年间就存在,是一个客家的村落,村前有一个池塘长满莲藕。广东广西两省叫“莲塘”的村子,约有二三百个,这体现了客家移民文化的色彩。
洪湖路:得名于附近的洪湖。这是一个新的地名。根据当时深圳市防洪工程的规划,按照50年内的防洪标准,在24小时内下暴雨450毫米的雨量,为保特区不受洪水的浸淹,因此在市文化宫以北1000米的地方,作一个滞洪区,使布吉河流域47.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的洪水,暂停留在滞洪区内,使其他地区不受灾害,这样的湖就称为“洪湖”。此外还有“洪湖一街”、“洪湖二街”。
罗芳路:因罗芳村得名,据说这里的村民多姓罗、方,历代都去深圳河对岸的香港新界打鼓岭耕种。在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日报称这里为“螺坊”。
笋岗东路:1984年6月建成通车,因笋岗村得名,笋岗立交桥是深圳市的第一座立交桥。以红岭路为界,向西延伸至中心公园北部,称笋岗西路(位于福田区)。
泥岗路:分东西两段,因建在泥岗村南面得名,1984年5月竣工使用。泥岗立交桥为深圳市的第二座立交桥。
船步路:原名“船步头”,从渔民村路口至海关三角地。渔民村的村民大多来自东莞,因生活所迫,他们四处漂流到此定居,以捕鱼、养鱼为生,得名“渔民村”,“船步头”这一路名也就带有浓厚的渔民生活色彩。(一平)
"就近取名"
深圳地名是这样命名的
深圳市地名办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从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深圳建市前好多道路、村落,都有了自己的历史地名,所以,深圳的地名、路名,有很多是随就近村落的历史名称而得来的。
1996年,有关部门曾对深圳地名作过一次普查登记,对众多的历史地名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为路名、大型住宅区等根据历史地名“就近取名”。
一个方法叫“序列命名法”,就是按照序列号,为路排号。如“田贝一路”、“田贝二路”、“田贝三路”、“田贝四路”,“水贝一路”、“水贝二路”等,就是就近以田贝村、水贝村,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命名的。同样,“笋岗路”、“泥岗路”,“笋岗立交”、“泥岗立交”,也是得名于附近的笋岗村、泥岗村。“罗芳路”、“罗芳立交”,则得名于附近的“罗芳村”(以前还叫“螺坊”)。
“层次化”是街巷命名的另一个原则,因为路网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到普通的街、巷,再到小区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道路的命名就要体现出这些层次。序列化、层次化,就体现出命名的规范。比如一条“晒布路”连接着“晒布路一巷”至“晒布路六巷”。
深圳地名有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如1999年有关部门规定,东西向干道一般称“大道”,如“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南北向的则一般称为“路”,如“红岭路”、“新洲路”,以示区别。(刘一平)
本版标题下那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是1927年一位英国人站在香港新界一小山上拍摄的深圳墟及其附近村落全景。上面还有当时标注的英文地名。它是深圳市博物馆刚刚从香港搜集到提供给本报,首次在中国内地发表的。
当我们解读罗湖地名、路名,解读深圳地名、路名时,能感受到一脉相连的深圳本土历史的味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月
本报记者刘一平 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无论是他乡还是故乡,明月总是圆的,心境爽朗,月光如水,只要有美景,良辰便不虚度。年轻的深圳,年轻的深圳人,你了解深圳这片土地上“月”的名字、“月”的历史吗?看看我们探访地名的记者在中秋特辑中送来的故事……
月亮湾:
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月亮湾,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名字。南山区有条月亮湾大道,作为南北向主干道,这条近6000米长的大道,沿着前海湾,从南头联检站一直延伸向南,与妈湾大道相接。
在青青世界旁边,有一个小区也叫“月亮湾”,这里有好几路大中巴的起始点站名,也叫“月亮湾”。可是不仅在地图上,就连生活在南山多年的朋友,都没听说过有个海湾叫“月亮湾”的。
好奇的记者来到月亮湾花园管理处,没想到管理处的刘小姐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老同事都知道,小区于1993年开发以前,这里的确是一片港湾。当地老住民称为“月亮湾”,月亮湾大道就是以它命名的。
从1993年起,月亮湾被填平开发,但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月亮湾沉积着深圳的历史。
记者从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南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至少在6000年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这个遗址,就位于南山区月亮湾青青世界下面的荔枝园,占地3.6万平方米,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一批陶片,和一只制作精细的石锛。
思月书院:听听老街的故事在东门老街广场的一角,思月书院古雅地静默。它原先位于南庆街22号,那是老深圳人非常熟悉的古迹。
在老街变迁的过程中,1996年它被拆掉,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随后的老街改造过程中,特意在“老街风貌街区”重建思月书院,占地200多平方米,同时还增加了许多内容,现在,这里成为一间历史博物馆,人们在这里,可以完整地“听听老街的故事”。
听听深圳张氏的历史
其实,思月书院本身就有故事,它原先是历史悠久的“张氏宗祠”,“思月”就是张氏第十三世祖张思月的名字。
深圳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俊其告诉记者,张姓是深圳的大姓,大多集中在罗湖区,其中又以向西、水贝、湖贝、黄贝岭地区最为集中,而这几个村的张氏,都源于一脉,明朝时期的张思月,就是今天水贝张氏的始祖,思月还有3个兄弟,名字也都含“月”,他们是“爱月”、“怀月”、“念月”,分别是向西村、湖贝村张氏的始祖。
听听省港大罢工的历史
南庆街22号的原思月书院(张氏宗祠),还是省港大罢工委员会接待站的旧址。东门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的周主任对记者介绍了这段历史:
1925年6月,香港工人举行大罢工。从19日凌晨起,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香港工人乘火车或步行,离开香港进入深圳,再从深圳乘火车回到广州。
他们到了深圳,都会先来到“香港罢工工人接待站”落个脚。这个接待站,由当时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意派人设立,接待站的地址,就设在深圳墟南庆街22号的思月书院,站长是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的副书记梁桂华,罢工委员会的特派员先后由梁桂华、郑南担任,负责办理招待粮食等事情。另外,深圳还设了“车务科”,专门受理罢工工人的免费车票。
当时,深圳各大小商号以及各乡的农民,也积极置办茶粥,欢迎香港工友,罗湖、南塘、水贝、黄贝岭等处的居民还将自己的房屋腾出来,给工友临时住宿。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香港罢工工人的斗争行动。
想不到吧,一座家族宗祠,也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作者:深圳蓝海鹰
时间:2003/10/06
内容: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本报记者刘一平实习生孙海英
深圳特区报
地名的沿革不是简简单单的约定俗成,从地名的变迁中,我们大体可以把握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在历史上,曾经有那么多的城市,那么多的地名,刚刚在版图上留下一个不显眼的标志,就出人意料地像一颗流星般消逝了。
一块碑碣,一小段文字记载,甚至一两则朴素的传说……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就封存在这些名称的密码中。
地名的滋味
深圳这块热土上的许多地名,那些三三两两简简单单的字……大多数与我们现在的都市生活非常遥远,会让我们偶尔好奇: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它有什么样的来历?藏着什么传说故事?———那些我们每天上下班都要匆匆经过的街区,那些我们每天安居乐业的家园。
地名,是一座城市生命的起点,蕴藏着城市成长的密码,这个起点,与今天的我们之间,隔着早已逝去的模糊的时间。
创新是我们的标志,转眼之间,一切新的、现代的、都市的、潮流的东西,变化着,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时走得太急,隽永的芬芳被囫囵吞下,被走马观花。其实,细细品味,我们熟视无睹的地名原来也那么有滋有味。从中,“新移民”、“新客家”可以发现客家方言的味道;都市人、当代人可以回眸古时农民、渔民、盐民的文化。
从本期起,《发现》周刊将以系列报道的方式,追溯深圳一些地名的起源,破译深圳的姓名密码。从中可以看出,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有着怎样的生存方式,又是与怎样的历史、地理相连。
深圳———
带有移民色彩的“墟”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过繁华市区,“深圳”一名,就来源于它,“圳”是指“田边水沟”,“深圳”就是“深水沟”。
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纂《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在历史上不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为此,由负责当地治安的官富巡检司长官廖膺宠主持,于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此桥以石头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桥”的前身。
“深圳”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是个小“墟”的名字,也是个哨所的名字,那个时候,仅有10名驻兵。
“墟”,本为乡村定期的贸易集市,交易完成后人们就会散去,不过在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内的“墟”已发展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们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虽不大,却比较有名。
其实,“深圳”这一名称,除了带有地理的痕迹外,还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迁,带来的新词汇。
一般而言,移民迁移到新的地方后,常把旧地名搬来使用,借此来表达对根的溯源。通常情况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与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历史上,岭南地区部分客家人是从闽北、浙南迁来的,这些地区常见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个同名的“深圳”,此外还有浙江丽水的癒岸、永康的圳头;江西进贤的温家圳、萍乡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宁的圳源垌;广东大埔的圳头坑、梅县的高圳等。这些地名出现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后,是南下的北方人带来的古汉语,在南方演变成方言后,产生的方言地名。
“宝安宝安,得宝而安”
宝安境内有宝山,“得宝而安”。明朝有书记载:“得其宝者安,凡以康民也。”“宝安”在历史上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这座“宝山”位于现在的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宋朝有书记载:宝安“山有宝,置场煮银,名石瓮场。”所以,此“宝”实为银矿。
“宝安”作为县名,从公元331年的东晋年间算来,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公元331年,东晋设郡,下辖宝安等6县,宝安县范围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深圳地区自从唐朝中期起,归入东莞县管辖,毕竟距离较远,治理鞭长莫及,深圳、香港地区频受倭寇、海盗侵扰,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后,兵灾不断,因此经南头乡绅的提议,在广东海道副使刘稳的支持与筹划下,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的意思。从“得宝为安”到“去危为安”,可见人民的生存环境与理想。
1914年,因全国行政区域整编,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由深圳市直辖。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南山”有南山,海拔336米。山北的山脚下,村前是大海,村后是稻田,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南山区因大小南山得名,带着幽远的意境,总使人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名诗。
不过,历史上的这片区域,并不是遗世独立的,尤其它的前身“南头”,作为深圳市古代文明的中心,经历了太多的战火。
在东晋南朝时期,南头就是粤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宋以来,商业开始繁盛,大型远洋船舶要进出广州,必须绕行大屿山经南头、虎门才能进入珠江,因此,南头就成为广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可见南头当时的重要地位,颇有“好望角”的味道。
明朝初年,这里加强了海防,并筑城驻军。公元1565年,面对日益严重的倭寇、海盗骚扰,广东设立了6个水寨,水师总部设在南头水寨。为了预报敌情,在赤湾小南山顶上修建了烟墩(又称烽堠),作为南头水寨的耳目,遇有敌情,白天用烟、夜晚用火进行报警。南山烟墩遗址至今尚存。
“得福于田”的虔诚
福田区,因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的福田村而得名。
“福田”这一名称的来历,与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有关,公元1192年的南宋年间,黄金堂的第四个儿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田地块块成格,取名为“格田”,后来看到庄稼颜色碧绿,好似幅幅图画,心里非常高兴,又将“格田”更名为“幅田”,因“幅”与“福”同音,再改名为福田———“得福于田”。这两个字透出了从事农业的深圳先民的性格与美好愿望。
福田区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区,现在仍有路名“上步”。“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区、下步庙),许多初来深圳的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会笑上半天:“这好像是骑在老虎背上嘛!”
“步”,俗称“埠”,是指“水陆码头”,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加上村落位于深圳河的北面,是在“河之上”,故名“上步”。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古越语中罗湖山
今天繁华热闹的罗湖区,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
深圳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对记者介绍,罗湖村的“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如“罗浮山”一名,就见于广东的博罗、电白、兴宁、平远以及广西的钦州、防城等地。所以,可以推断,深圳的“罗湖”就是山名,加上地势低,周围湖塘众多,得名“罗湖村”。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罗湖山被夷平,山土被用来垫高罗湖低地,据说,这使当时罗湖低地的地面增高了1米!
龙凤呈祥的美丽传说
龙岗有龙,也有仙女。
关于龙岗,还有一段美丽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的仙女下凡后,到了这里,而天上群龙“怜香惜玉”,终日环绕在她的周围,保护佳人的安危,矢志不改,最后终于变成脉脉山岗。
传说归传说,不过,这里山岗的形状,倒真的极像巨龙伏卧,“龙岗”一名也是因此得来的。西边的东莞,有一地名“凤岗”,与龙岗遥相呼应,颇有龙凤呈祥的寓意。
公元331年,东晋设立东官郡,龙岗属于宝安县辖地;民国时,龙岗变成惠阳县辖地;1958年11月又归为宝安县管辖;1986年改称龙岗镇,1993年1月1日,改为龙岗区。
大鹏古民煮“海”为盐
“盐田”是从行业经济演化出来的地名。盐田区的名称,得于深圳东部沿海旧有的盐田村。深圳位于南海之滨,先民“靠海吃海”,在宽广的海边开辟盐田,以煮盐为生。
古代深圳居民制作“熟盐”,需用海卤,海卤的常用制法是这样的:
先在海边沙滩上挖一个深坑,坑底及四壁铺设“特制”土砖———一种掺进草秆、经牛脚踩而成的“筋韧熟泥”,砖缝填实,以防泄漏,将竹木横架在坑口,上铺苇席,然后将盐田内浸渍海水后经日晒泛出盐霜的表层沙子扫拢起来,堆于坑口苇席上,用海水浇淋,滤入坑内富含盐分的卤水便可用于煮盐。真是“谁知盘中盐,粒粒皆辛苦”。
古代的深圳,就以盐产著称,早在汉代,这里的盐业生产就被纳入国家管理。宋、元时期,盐业生产达到了高峰,官收盐利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的财政来源,以至当时有人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业在深圳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盐民的辛勤劳动为官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盐民的生活却异常困苦。官府的暴利盘剥和压榨激起了盐民的反抗,煮、贩私盐的现象日益增多,社会矛盾由此激化。南宋年间,因政府查禁盐民煮、贩私盐,就引发了一场较大规模的盐民武装暴动,以高登为首的盐民一度击退官军,并乘胜进攻广州,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大鹏所城
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有一座筑于明代的“大鹏所城”。这也是深圳简称“鹏城”的由来。
明初广东沿海倭患成灾,太祖朱元璋遂下令开筑“大鹏千户守御所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在大鹏半岛埋下第一块砖头,不多久,一座固若金汤的大鹏城出现在大鹏岭下。
当时,大鹏城内有上千名驻军在开发海疆、屯田卫国。还开辟了东西两个演武城,俗称东西教场。
“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在康熙年间靳文谟编撰的《新安县志》中这样得意地记载着。作为明清两代岭南海防军事的要塞,大鹏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它抵御倭寇,抗击葡萄牙殖民者,备战两次鸦片战争,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
岁月悠悠,就在大鹏所城逐渐废圮的地方,鹏城深圳奇迹般地出现了……(小文)